邝建:床边血糖监测要精准!

来源:掌上医讯作者:时间:2016-05-08 阅读:3399评论:0赞:1 有0人参与


掌上医讯:邝教授,您好。您报告中提到床边血糖监测,那请问床边血糖监测采用的是哪种方式?测量血糖还是采用某种血糖仪或者是动态血糖监测呢?

邝建:床边血糖监测,很简单的事情,就是血糖仪。但是有不同的血糖仪,有一些是动态的血糖仪,有些是单时点的血糖仪。所以我们在选择血糖监测时有很多选择。但是问题是我们在医院,在病房里面做选择的话,我们需要的是更高的精准性,而且还希望血糖仪可以将数据与患者进行识别匹配。能够保存起来。而我们平时的血糖仪,测完后要拿张纸写下来数据,有可能会出错。一个病区有很多病人,不同的患者测不同的血糖,就有可能把血糖的数据搞混。

掌上医讯:就是说,重要的是数据的整合,和与患者的匹配是吗?

邝建:对,一个是精准,一个是数据和患者身份的匹配。这两点是最关键的。

掌上医讯:现在动态血糖监测比较热门,那请问动态血糖监测在医院的普及率高吗?

邝建:挺高的。因为动态血糖监测仍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操作比较复杂,对护士要求高,而且费用较贵,所以还没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患者病情比较重的病房应用价值就很大。但是广泛的,任何人的使用,有点难度。

掌上医讯:您还提到,监测血糖可以获得多种数据,比如说我们可以测他的空腹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等,beta羟磷酸,这些数据我们都要给一个患者进行监测吗?还是说只选取其中的几种就可以了?

邝建:我们检测什么东西不是主要的。床边检测的任何数据,我们都希望它能够准确,而且能够身份识别。所以什么指标都没关系,不同指标都是可以在床边检测的。关键是能够记录到医院的电子系统里面去,这样可以减少手写数据的误差。但是糖化血红蛋白、beta羟磷酸这种测试的频率没有血糖那么高,所以它出现误差的概率会小一些。但是如果能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可以在患者病历中

提供一个更完整的信息,而不是诸多信息分散在不同地方。

掌上医讯:您提到将数据与患者身份匹配将是以后的发展方向,那么这个在大型医院尚且没有完成。但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他们一般回去社区医院或小型医院的门诊检测血糖。那这种情况下,在大型医院尚且没有完成,那么您觉得在小型医院推广床边血糖监测是否可行?

邝建:肯定是可实行的,而且是应该实行的。在社区更加应该实行这件事,因为它不难,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主要是厂家有没有这种意识,医院,社区有没有这种意识。因为这种技术2000年就已经有了,只是谁去做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一个网络软件管理的工作。很多医生做不到这种事情,但是作为医院的领导,如果他重视这个事情的话,轻而易举,很多厂家都有这个技术。真正的问题是这些厂家的血糖监测能不能精准,另外就是能不能有网络的技术。

掌上医讯:您提到凌晨或睡前很多患者会低血糖,那么为什么在睡前会出现低血糖?

邝建:不是在睡前,是在凌晨低血糖。因为如果在医院的话,医院会帮患者控制血糖,尽快帮助病人控制血糖,可以提高周转率,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在医院,医生会调整药物,调整的比较快,幅度比较大,就有可能出现低血糖,大多出现在凌晨。病人自己在凌晨容易忽略掉,半夜没有意识。很多时候医生和患者自己都没有关注这一点。

掌上医讯:那要怎么监测凌晨低血糖呢?

邝建:一个方法是把病人叫起来测一次血糖。另一个方法就是动态血糖监测。实际上不会把病人叫起来,如果没有动态血糖监测,我们会在睡前进行预测,在睡前使他的血糖不要太低。年轻人睡前血糖可以维持在6-7,但是老年人可以让睡前血糖维持在9-10。这样凌晨低血糖的发生就会降低。



小提示:87%用户已下载掌上医讯App,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掌上医讯”,版权均归掌上医讯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凡是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掌上医讯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532-67773733)

共有0人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