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维持正常的 房水动力学平衡和眼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房水循环中的3个因素,即睫状体生成 房水的速率、 房水通过小梁网流出的速率和上巩膜静脉压,正常眼压水平的维持有赖于三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如果以上3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异常均可破坏正常的 房水循环而导致眼压升高。由于上巩膜静脉压升高所致青光眼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病因复杂,治疗效果也较差。

概述
   
巩膜扣带术后,可在小部分患者中发生暂时性前房变浅、眼压升高。其原因可为:
    1.术后眼球容积减小,晶状体虹膜隔前移,导致暂时性浅前房和前房角关闭。
    2.巩膜环扎带过紧时可造成晶状体前移与虹膜接触紧密,引起瞳孔阻滞加大。
    3.因巩膜环扎带过紧且偏前,环扎带压迫涡状静脉,造成睫状体肿胀和前转,前推虹膜根部,导致浅前房和前房角关闭。
    4.环扎带压迫涡状静脉后,睫状突产生的房水富含蛋白质,造成房水外流阻力增大。
概述: 晶状体膨胀所致 青光眼即 肿胀期 白内障所致 青光眼(glaucoma associated with intumescent cataract)是指耉年性 白内障的膨胀期或 晶状体外伤后混浊 肿胀时发生的 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发病机制与 晶状体的关系很密切,这类患者眼前节较小,前房深度较浅,房角较窄。随着年龄增长, 晶状体前后径渐渐增加,因而虹膜瞳孔缘与 晶状体前囊膜之间的间隙越来越窄,甚至经常发生接触, 房水经过瞳孔区的流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一定条件下,如暗室停留过久、精神因素、药物等作用下,使瞳孔中度散大,可发生完全性瞳孔阻滞,后房压力升高,周边虹膜膨隆并与小梁网相贴,发生房角阻滞,引起眼压升高。同样道理,在不具备上述解剖、生理特点的患者中,单纯由于 晶状体的 肿胀也可导致瞳孔区虹膜与后方 晶状体的紧贴而发生眼压升高
概述: 晶状体位置变化,是指在生理情况下位于后房的 晶状体,偏离了中心位置,在临床上表现为 晶状体半脱位或全脱位,总称为 晶状体脱位。因 晶状体脱位引起眼压升高所导致的 青光眼称为 晶状体脱位所致 青光眼(glaucoma associated with lens dislocation)。     晶状体半脱位是由于部分悬韧带的松弛或断裂,使 晶状体偏离正常的视轴中心部位,但 晶状体仍然位于瞳孔区或部分位于瞳孔区。 晶状体全脱位是由于全部悬韧带断裂而不与睫状突附着, 晶状体可位于后房、瞳孔区,也可脱入前房或 玻璃体内,甚至脱入结膜下或睑裂外。
概述:穿透性 角膜移植术术后继发 青光眼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升高的眼压一方面损害 角膜植片内皮细胞的功能,是仅次于植片 排斥反应导致 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还造成视神经的不可逆性损害,最终导致视功能的丧失。随着眼科显微手术技术和免疫药物等研究的发展, 角膜移植术适应证不断扩大,虽然与伤口渗漏和植片粘连有关的术后早期 青光眼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是眼前段病变越来越复杂,继发 青光眼仍是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患者老年女性,79岁,一周前曾因胃部不适,头痛伴恶心呕吐于乡
0
概述: 玻璃体及 视网膜脱离手术所致 青光眼(glaucoma assoiated with vitreous and retinal surgery)在术后第1天即可发生,多为急性眼压升高,也可发生在术后半年以上,表现为隐匿性或慢性的眼压升高。发生的 青光眼可以是闭角型、开角型,或2种因素均有。随着 视网膜 玻璃体手术的广泛开展和复杂性手术的日趋增多,这一类的 继发性青光眼越来越引起临床上的重视。因为一旦发生,不仅更加重了 视网膜神经功能的损害,而且治疗处理也常常较为棘手。
时间:2014-07-19 -2014-07-19
地点:北京市

概述
   
恶性青光眼又称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大多发生于青光眼眼外滤过术后,也可发生于白内障等手术后。好发于浅前房、窄前房角、眼轴短、角膜小和晶状体过大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由于其睫状环与晶状体赤道部之间间隙狭窄,在外伤、睫状体炎或滴用缩瞳剂等诱因下,发生睫状体水肿、睫状肌痉挛、晶状体韧带松弛、晶状体前移,导致睫状环与晶状体赤道部相贴而发生睫状环阻滞,迫使房水流向异常,向后倒流至玻璃体腔内,使玻璃体前移,挤推睫状突、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虹膜,继发前房角关闭。
也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chronic simple glaucoma)。此类青光眼较常见,多见于中年人以上,青年人亦可发生,常为双侧性,起病慢眼压逐渐升高,房角始终保持开放,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到晚期视力视野有显著损害时,方被发现,因此早期诊断甚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