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替奈普酶(TNK)作为第三代溶栓药物(第一、二代分别是尿激酶及阿替普酶 rt-PA),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静脉溶栓的研究证据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有关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相关规范共识也应运产生。《急性缺血性卒中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于近日发表于《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丁香园神经时间有幸邀请到北部战区总医院陈会生教授,就临床医生关注的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丁香园神经时间 | 神经时间
推荐阅读:国务院令:每个医生都要按照“诊疗常规”来看病《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第一至八辑)》收录了2020年
最新最权威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 诊疗- 儿科- 头孢- 临床- 疾病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推荐阅读:国务院令:每个医生都要按照“诊疗常规”来看病《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第一至七辑
最新最权威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 weixin- qq- 指南- 药物- 应用
随着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大量使用、器官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高危及重症人群中真菌感染的占比也随之越来越高,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形势日趋严峻。但真菌感染是一个永恒的三角,它可能比细菌感染这个三角更加困难,因为除了环境、病原的因素以外还要涉及到宿主免疫状态的影响。对于抗真菌治疗,临床存在一定的误区,经常只有“套路”没有思路。施毅教授认为,基于PK/PD 原理制定的抗真菌治疗方案,有利于优化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可使抗真菌药物在人体内达到最大杀菌活性、最佳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减少真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那么,临床实践中,如何基于不同药物的PK/PD特征,制定出一份科学、有效的个体化抗真菌方案?让我们一起听听施毅教授的观点。...
SIFIC感染视界 | 药物- 临床- 剂量- 疗效- 感染
肠镜检查对于肠道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但其前提是进行「高质量」的肠道清洁准备工作。肠镜检查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肠道准备的质量。良好的肠道准备可以大幅提高医生发现病变的准确性,而不良的肠道准备则可能导致医生错过病变,增加重复操作等不良后果。图 1 不同肠道准备的镜下表现然而,研究显示我国成年人在进行肠镜检查时肠道准备不良的发生率为 24.6%[1],老年人肠道准备不良的发生率更是高达 64.98%[2]...
丁香园消化时间 | 消化时间
患儿,女,8月,主诉“腹泻6天,咳嗽、呕吐,伴发热2天”,6
0
2岁患儿。高热,体温39~40℃,频繁咳嗽,喘憋5天住院。
0
患者男、13岁,35kg,咳嗽少量黄痰,发热2天入院,体温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