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肠血管瘤
    血管瘤在消化道甚少见,发生在大肠者更属罕见,但由于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血管瘤的检出率较前增多,以往认为是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有一部分就是血管瘤出血。临床上分为三类,即:
   
    ①毛细血管瘤;
   
    ②海绵状血管瘤;
   
    ③蔓状血管瘤。
    结肠的小血管瘤,如无出血,可无临床症状。便血是最常见的症状,可为反复的少量便血,经多种检查不能明确诊断,因病程长,患者多有贫血。也可为突然大量便血,甚至发生休克。肿瘤较大者,可有肠道刺激症状,腹部隐痛、大便次数多,黏液便及里急后重感。如肿物在直肠肛管部,有直肠刺激症状。检查主要靠内镜及选择性动脉造影。
    结肠血管瘤一旦明确诊断,原则上均需行手术治疗,做节段性肠切除。肛门、直肠部的小血管瘤,经肛门行局部切除。如血管瘤较大而又累及周围组织,或是蔓状血管瘤累及会阴、阴道 },则切除十分困难。一是止血困难,术中可造成大出血。二是手术可损伤或切断括约肌,t g破肠管及误伤周围器官,使术后重建困难,因此,手术前应详尽了解肿瘤范围、大小,细致t 论手术方案,充分估计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二) 大肠淋巴管瘤
    大肠淋 巴管瘤又名肠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或息肉状淋巴瘤性增殖,在成人较多见。它只是在外形上 酷似肿瘤,而其实质是大肠黏膜下的、正常淋巴滤泡的局限性过度增生,并非真正肿瘤
    大肠淋巴管瘤可发生于各个年龄组,但以20~40岁多见,男性稍多于女性,多发生于直肠下段。肿 物

    胰腺囊性肿瘤是罕见的胰腺肿瘤,占全部胰腺囊肿的10%~l5% ,可以恶变为胰腺察腺癌(占胰腺恶性肿瘤的1% ,生长慢、病程长、转移晚)。胰腺囊腺瘤治疗为外科切除腺癯及其邻近胰腺组织,引流的疗效欠佳。胰腺内分泌肿瘤(PETs)有较高的潜在转移性,包括:
    1.胰岛素瘤胰岛的β细胞肿瘤能分泌胰岛素。近l0%的病变有潜在恶性,复发性低血糖症 其主要症状,胰腺局部切除术为主要治疗手段。
    2.胃分泌素瘤 胃泌素瘤是伴有卓一艾综合征的分泌胃泌素的肿瘤。90%以上的患者吐现上消化道溃疡,腹泻是另一个常见的症状。近25%的胃泌素瘤伴发于MEN一1,常有甲旁腺的过度增生和高钙血症。约有1O% 的肿瘤发生于胰腺外和肠外,9O%以上的胃泌素癌是恶性的。
    3.VIF 肿瘤VIP的过度分泌能够引起持续的水样腹泻、低钾血症、低磷血症和胃酝低下(WDA 综合征)。
    4.胰高血糖素肿瘤胰高血糖素肿瘤表现有皮疹、舌炎、唇裂、便秘和肠梗阻、静脉栓塞和高血糖症。
    5.生长抑素肿瘤生长抑素肿瘤是恶性的,相当罕见。常表现为血糖增高、胃酸缺乏、胆石症和腹泻。
    6.无功能的PETs 无功能的PETs表现为没有相应激素水平的增加,如PP肿瘤、神经紧张素肿瘤和无分泌功能的PETs,占PETs总数的3O%,也可能具有侵袭性,三分之二的患者在寿命期内发生转移。

    原发于喉咽(也称下咽)的良性肿瘤很少见,可来源于上皮组织(如乳头状瘤)、间叶组织(如脂肪瘤、血管瘤、淋巴管瘤等)、神经组织(如神经鞘膜瘤等),常位于梨状窝、咽侧壁及咽后壁。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早期多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微的咽部不适、异物感、干咳。肿瘤增大可出现咽痛、吞咽困难、发声含糊不清等症状。如肿瘤侵及喉部,有声嘶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呼吸不畅、呼吸困难。
   
    (二)查体要点
    1.乳头状瘤 可发生于喉咽后壁、会厌舌面及其上缘、杓会厌襞。外形不一,有蒂或无蒂,单个或多个,颜色呈灰白色或淡红色,可为疣状、菜花状、成簇状或颗粒状,甚至呈息肉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喉乳头状瘤。
    2.脂肪瘤 起源于喉咽者,多有蒂。肿物表面光滑,有的呈分叶状,质地中等,淡黄色或灰白色。
    3.血管瘤 以海绵状血管瘤为多见。一般基底宽,无蒂,表面隆起,呈结节状,颜色青蓝或紫红,质软,具有海绵样弹性,其表面有静脉网。瘤体可因动脉压或静脉压的改变,而随之增大或缩小。
    4.淋巴管瘤 肿瘤呈灰白或粉红色,表面光滑,类似息肉,质软,有蒂或广基,可活动。起源于杓状软骨或环后区时可坠入颈段食管。
    5.神经鞘膜瘤 多为口咽部肿瘤向下延伸至喉咽。肿瘤质较硬,或有波动感,轮廓清楚,可移动。颈内、外动脉或颈内静脉可被肿瘤推向前方、外侧或后方,甚至与肿瘤粘连,并随肿瘤移动。
概述: 脾良性肿瘤主要包括脾 错构瘤、 淋巴管瘤、 血管瘤、 纤维瘤、 脂肪瘤等。 脾良性肿瘤多为单发。瘤体体积较小时可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偶然在切除脾脏时或在尸检时发现。
概述:甲 良性肿瘤(benign tumor of nails)是远端指节结缔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包括黏液 囊肿(mucous cyst)、 甲下外生骨疣(subungual exostosis)、 纤维瘤、甲床 表皮囊肿(epidermal cysts of nail bed),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大多可手术切除。
    良性肿瘤约占全部胃肿瘤的2%左右。按其组织来源可分为上皮细胞瘤和间叶组织瘤。前者常见的有胃腺瘤和腺瘤性息肉,占良性肿瘤的4%左右。外观呈息肉状,单发或多发,有一定的恶变率;胃的间叶源组织肿瘤(gastrointestinal mesenchymal tumor,GIMT)70%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其他有脂肪瘤、平滑肌瘤、纤维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等。胃良性肿瘤一般体积小,发展较慢,胃窦和胃体为多发部位。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①上腹部不适、饱胀感或腹痛;
    ② 上消化道出血;
    ③腹部包块,较大的良性肿瘤上腹部可扪及肿块;
    ④位于贲门或幽门的肿瘤可引起不全梗阻等。X线钡餐检查、胃镜、超声及CT检查等有助于诊断。纤维胃镜检查大大提高了胃良性肿瘤的发现率,对于粘膜起源瘤活检有助确诊;粘膜下的间叶组织瘤超声胃镜更具诊断价值。
良性肿瘤约占胃肿瘤的3%。根据其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源于胃壁粘膜上皮组织的腺瘤或息肉样腺瘤。另一类源于胃壁间叶组织的平滑肌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等。
    胃良性肿瘤(gastricbenigntumor)包括:
   
    ①平滑肌瘤;
   
    ②脂肪瘤;
   
    ③脉管性肿瘤:其中含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球瘤;
   
    ④神经源性肿瘤:其中含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颗粒细胞瘤;
   
    ⑤其他。好发于男性,以中老年居多。
肿瘤的常见手术切除方法有:
   
    ①肿瘤刮除填充术:目的是完整的切除肿瘤,用于向骨外生长的肿瘤或髓腔内生长的良I生硬化性肿瘤
   
    ②肿瘤截除术:分为病损骨干节段性的切除、位于关节端的骨肿瘤以及全段骨切除的病人,手术后大部分需移植骨(少数肿瘤比较大或已经有骨折的良性肿瘤可以采用这种手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外科手术方法的进步、检测方法的多样化,对骨肿瘤病人手术的损伤和手术后病人生存质量又有了更加高的要求,因此,新的手术方式和方法也层出不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①经皮肿瘤切除术:有些较小的骨肿瘤特别是骨样骨瘤在手术切除的时候不容易定位,因此,有的学者提出经皮切除这些肿瘤,即在CT的引导下先经皮下穿刺活检,然后将微型钻头放入瘤巢内,对病灶进行钻切。也可以将激光探头放到瘤巢里面,利用激光产生的热量来破坏肿瘤组织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②经皮注射药物治疗:先行影像的引导下行骨穿刺活检,确诊后再于病灶内注射药物来达到治疗病变的目的。
    手术后的骨连续的重建手术:大部分骨肿瘤的手术都需要切除一部分骨,因此,必须将骨缺损进行重建,否则会留下严重的功能障碍。对于骨缺损比较小的肿瘤病人,自体骨移植是一种传统而且有效的重建方法,取骨多取髂骨和腓骨的中上段,而不会影响患者术后运动和生活质量。而对于骨缺损比较大的病人,可能就有必要行保肢重建手术了,这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人工假体的置换:是目前保肢重建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方法。
    (2)骨移植:是组织移植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骨组织的保存也要比皮、筋膜、肌腱、血管以及其他移植组织容易的多。这里的骨移植主要是指自体、同种异体骨与人工骨联合移植

    口咽良性肿瘤可来源于上皮组织、间叶组织和神经组织,也可为残余胚胎性肿瘤,常见的有乳头状瘤、纤维瘤、 昆合瘤、血管瘤等。肿瘤虽较局限,生长缓慢,但发生在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的重要部位,故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肿瘤较小时多无自觉症状,常于体检或检查咽部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肿瘤增大时可出现咽异常感,甚至可发生吞咽、呼吸及发声障碍。采集病史时,应同时询问有无异物史和颈椎病史。
   
    (二)查体要点
    口咽良性肿瘤多发生于软腭、扁桃体、咽侧壁、腭弓、腭垂及舌根等部位,应仔细观察肿瘤大小、色泽、表面是否光滑、是否带蒂等基本特点。可带手套触诊或进行双合诊,了解肿瘤的质地,以及是否容易出血等。

    喉良性肿瘤(benign neoplasms of larynx)占喉全部疾病的1%~2%,而且狭义上是指发生于喉部的真性良性肿瘤,病理可分为上皮性和非上皮性两大类,临床上较少见。喉上皮良性肿瘤以乳头状瘤为代表。非上皮良性肿瘤发病率低,如血管瘤、神经源性肿瘤、软骨瘤、多形性腺瘤、淋巴管瘤、平滑肌肿瘤、脂肪瘤、纤维瘤、黏液瘤等。喉良性肿瘤大都生长缓慢、症状隐匿,但由于肿瘤生长在喉部,对机体有其特殊的影响,故在治疗上也有其特殊性。
    以往许多文献将声带息肉、喉室囊肿等归纳于喉良性肿瘤范围内,但这些病变在组织病理上与肿瘤有很大差别,故不应相互混淆。喉良性肿瘤可起源于中胚层或外胚层(表56-1),由分化完整的细胞组成。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喉良性肿瘤的症状视肿瘤所在位置及瘤体大小而定。位于声带的肿瘤如乳头状瘤可引起声音嘶哑,位于声门下的肿瘤如软骨瘤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当肿瘤增大时,可引起声嘶和呼吸困难。位于声门上或旁间隙的肿瘤,常见的症状是咽喉异物感,如神经鞘瘤。副神经节瘤可伴有疼痛。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均可影响呼吸甚至吞咽功能。带蒂的肿瘤易活动,可引起喇激性咳嗽。血管瘤可伴有咯血,一般量不多。
   
    (二)查体要点
    凡有声嘶、吞咽障碍、咽喉异物感或疼痛、刺激性咳嗽的患者,均应做详细的喉部检查,以排除肿瘤。若发现肿瘤,应注意其发生部位、范围、外观和色泽,观察声带活动是否正常。有些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与早期喉鳞癌外形相似,仅凭视诊常不能确定其性质,需作活组织检查。因此,手术取下的每一标本,均应送病理检查。黏膜下生长的良性肿瘤如软骨瘤、神经鞘瘤,活检常较困难,需先取下表层的黏膜,再在其深部咬取肿瘤组织,方能提高病理诊断的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