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delayed psychogenic reaction),是由应激性事件或处境而引起的延迟性反应。此诊断始见于1980年出版的美国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随着有关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PTSD的诊断标准在DSM-?-R及DSM-?中作了相当幅度的修改,我国的CCMD-?-R和1993年问世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也都包含了这一类别(Davidson JRT,1995; Kessler RC,1995;Stein MB,1997)。     PTSD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和(或)持久的反应。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因而可能对患者导致深度的悲伤或忧伤,ICD-10举出了若干这类事件的例子,例如 自然灾害和 人为灾害:战争、严重事故、目睹暴力造成的死亡或他人惨死、身受酷刑、被奸污、恐怖行为等等。几乎所有经历这类事件的人都会感到剧大的痛苦。创伤性事件是PTSD诊断的必要条件,但不是PTSD发生的充分条件,虽然大多数人在经历创伤性事件都会出现程度不等的症状,研究表明只有部分人最终成为PTSD患者。许多变量影响到PTSD的发生,有关危险因素有:存在 精神障碍的家族史与既往史、童年时代的心理创伤(如遭受性虐待、10岁前父母离异)、性格内向及有神经质倾向、创伤事件前后有其他负性生活事件、家境不好、躯体健康状态欠佳等(Kessler RC,1995;Stein MB,1997)。如果有诱发因素存在,有 人格异常或神经症病史,则可降低对应激源的防御力或加重疾病过程
时间:2015-03-26T-2015-03-28T
地点:重庆市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暴露于单个或一系列极端威胁或恐怖的事件发生的障碍,以创伤经历的再体验、回避行为及对目前威胁的持续性高水平觉察为主要特征,导致个人、家庭、社交、学业、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功能的显著损害。创伤梦魇(PTNs)是PTSD的核心组分之一,在PTSD患者中相当常见,不仅造成了显著的精神痛苦及功能损害,而且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证据显示,有效治疗梦魇可以「捎带」改善其他PTSD症状。然而,目前尚无一种药物正式获批治疗PTNs,而常用镇静助眠药用于治疗PTNs时可能弊大于利。...
医脉通精神科 | 创伤- 研究- 睡眠- 精神- 精神科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文章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2019,52(5): 299-303作者:蔡敏 孙思斯 周翠红 薛姗姗 王化宁 谭庆荣摘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物学机制是PTSD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对深入理解PTSD、寻找客观的诊断标志物以及研发新型PTSD治疗药物十分重要。脑影像、光遗传及化学遗传学技术等神经科学研究技术的进展揭示了脑结构、脑功能以及神经环路改变在PTS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PTSD临床表现复杂、症状组合不同,目前未有一致性结论。因此,本综述尝试根据PTSD诊断的症状分类,从临床影像与基础环路研究两个方面归纳、总结PTSD不同症状的神经环路异常机制,从而为阐明PTSD发病机制、寻找客观生物标志物、筛选全新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中华精神科杂志 | 研究- 症状- 神经- 记忆- 遗传学
纽约大学医学院(NYU School of Medicine)精神病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的新发现表明,一种新开发的分析模型可以在令人震惊或恐惧的事件发生不久预测出一个人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可能性,而且预测的准确度非常高。 研究概况研究中的患者经历了从交通事故、工作场所事故到袭击和恐怖袭击等各种创伤,他们最初是使用DSM-IV PTSD (CAPS)量表进行评估,该量表被认为是评估PTSD的“黄金标准”。所有的研究参与者在创伤事件发生的60天内进行了CAPS访谈,并在4到15个月后进行了后续访谈。...
大话精神 | 创伤- 研究- 风险- 障碍- 应激
时间:2014-10-19T-2014-10-21T
地点:海南 海口市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文章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3,56(1) : 52-56作者:陈妍荻 吕思慧 段蔓莹 单炎炎 贾艳滨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杜克大学心理与神经科学系   摘要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与创伤经历有关的精神障碍,核心症状包括闯入或重复体验、回避、负性认知和情绪的改变以及过度警觉。认知加工疗法(cognitive processing therapy,CPT)通过阻止回避、释放真实情感、识别和挑战“阻滞点”等核心治疗步骤,可能通过改变小脑、中央执行网络和默认网络等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改善PTSD症状。目前国外已有大量实证研究验证了CPT的疗效,但国内却尚未见推广该疗法。因此,本文拟总结CPT在不同人群的临床应用及其可能的治疗机制,以期为CPT的本土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中华精神科杂志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文章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1,54(2) : 96-103作者:吴慧 王艳 肖劲松 田红岸 徐国斌 吴光耀摘要目的探讨失独伴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患者脑灰质体积和功能连接改变及其与PTSD症状的关系。方法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共纳入19例伴慢性PTSD失独者(伴PTSD组)、28例不伴PTSD失独者(不伴PTSD组)及27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3组年龄、性别比例及受教育年限匹配。所有受试者均接受3.0T 磁共振成像扫描,应用DSM-Ⅳ PTSD 诊断量表(Clinician Administered PTSD Scale,CAPS)评估失独者PTSD诊断及症状严重程度。基于体素形态学(voxel-based morphology, VBM)分析受试者灰质体积,并进一步将伴PTSD组与不伴PTSD组中灰质体积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作为种子点,基于种子点做全脑功能连接分析。采用单因素ANOVA和双样本...
中华精神科杂志 | 研究- 症状- 创伤- 时间- 评分

    急性应激障碍指因极其严重的应激而产生的短暂的精神障碍。表现对突然发生的应激事件产生异乎寻常的情绪反应。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s), 又称为急性应激反应(acute stress reaction),是指以急剧、严重的精神刺激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立即(通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 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一般在几天至一周内完全恢复, 预后良好,缓解完全。
    急性应激障碍出现与否以及严重程度不仅与应激事件有关,而且与个体的人格特点、对应激源的认知和态度、应对方式以及当时躯体健康状态等密切相关。
    有关急性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很少。仅有个别调查发现,严重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为13% ~ 14% ; 暴力伤害的发生率大约为19% ;集体性大屠杀的幸存者中发生率为33% 。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s)是指遭受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急性起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者抑制。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