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反应 穿孔胶原病(reactive perforating collagenosis)罕见,发病常与外伤有关,家族史明显,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概述:本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特征为 发热、呼吸道症状、肝脾肿大和周围血象嗜酸粒细胞增加,1956年由Engfeldt及Zettertröm首先报告。
结肠粪性穿孔(stercoral perforation,SP)是一种少见的致死性急腹症,1972年Bauer报告4例,并复习文献共25例,以后文献上陆续有病例报道。1990年Serpell统计1984~1990年世界文献共64例,1995年报告3例。结肠粪性穿孔的发病率不详,但根据尸体解剖发现,发病率大于5%。
概述:匐行 穿孔弹性组织 变性(elastosis perforans serpiginosa),Lutz报道此病称穿通性弹力纤维病,故又称为Lutz病,以后又有匐行 毛囊角化病,毛囊旁角化病之称。主要于颈侧及颈后 皮肤出现角化性丘疹,呈匐行环状排列。病程长而缓。多年后有自行消退者。
概述:急性 穿孔是 胃溃疡最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溃疡 穿孔而住院治疗的病例占溃疡病住院治疗的20%左右。有报道, 胃溃疡 穿孔的病死率为27%,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超过80岁病死率可迅速上升。病死率与 穿孔后手术治疗的时间长短有关,据报道 穿孔6h后才行手术者,则术后病死率迅速增加。
概述: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19世纪霍乱流行期间,在痉挛霍乱的蓝色阶段,观察到静脉输液“使血液恢复其自然比重,恢复其缺乏的盐分”。很明显,休克期间的液体治疗旨在增加心输出量 (CO),最终改善组织氧合。然而,在 1980 年代,作者测量了液体推注对 CO 的影响,发现大约 50% 的患者的 CO 保持不变。事实上,他们在床边观察到一个生理现实:CO 和前负荷之间的关系具有可变斜率,这取决于前负荷水平,并且对于给定的前负荷,取决于心室收缩(图 1A)。在 1980 年代,出现了在注入液体之前预测液体反应的概念。多年来,中心静脉压 (CVP) 和其他心脏前负荷标志物已被用于指导给予液体推注的决定(图 1B)。遗憾的是,当时和之后的许多研究表明,平均而言,这些前负荷的静态标记并不表示 Frank-Starling 曲线的斜率。...
重症医学 | 医生参考
概述:反应 关节炎(reactive arthritis,ReA)这一名词由Aho等于1974年首次提出。此后,人们对本病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其名称逐渐被认可。目前,反应 关节炎是指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 感染的急性非 化脓关节炎。肠道或泌尿生殖道 感染后的反应 关节炎最为常见。近年来,对于链球菌 感染及呼吸道衣原体 感染后反应 关节炎已有不少报道,并被认为是反应 关节炎的两种不同类型。     赖特综合征( Reiters syndrome,RS)这一名称由 Reiter于1916年报道以来,一直在临床上沿用。严格说来,本病即是具有 关节炎、 尿道炎及 结膜炎三联症的反应 关节炎。完全型和不完全型的 赖特综合征均与反应 关节炎的概念一致。现已逐渐被反应 关节炎所替代。表1列举了用于描述反应 关节炎/ 赖特综合征的其他名称。
概述:胃反应性淋巴增生(gastric 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是胃黏膜局限性或弥漫 淋巴细胞明显增生的良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病因尚不明确。此病又称为胃假性 淋巴瘤、胃良性淋巴组织增生、胃局限性淋巴组织增生、慢性 淋巴细胞胃炎。在临床上,它与 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较为困难,常在X线、内镜甚至组织学检查方面与 恶性淋巴瘤混淆。而且,近年的研究表明,本病可以转变为 恶性淋巴瘤。
反应性精神病是由于剧烈或持续的精神紧张性刺激直接引起的。其临床表现的主要内容与精神创伤密切相关,并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容易被人所理解。致病因素一旦消除或环境改变,并经适当的治疗,精神状态即可恢复正常。所以,反应性精神病的预后是良好的,且一般不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