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为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压迫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腕管综合征在临床中较为常见。1909年Hunt首先描述此症,1938年Moersch命名此病为腕管综合征
    腕管是腕骨与腕横韧带构成的一闭合性骨纤维性管道,其桡侧为舟骨及大多角骨,尺侧为豌豆骨及钩骨,背侧为月骨、头状骨、小多角骨及覆盖其上的韧带,掌侧为腕横韧带。在腕管内通过的有指浅屈肌腱、正中神经、指深屈肌腱及拇长屈肌腱。
    在此硬韧的骨纤维性鞘管内,通过的组织排列得十分紧密。任何增加腕管内的因素,都将使正中神经受到压迫。如骨关节炎、腕骨骨折或脱位、腕横韧带增厚和指屈肌腱非特异性慢性腱鞘炎,此外,腕管内的腱鞘囊肿,脂肪瘤,血管瘤,指浅屈肌肌腹过低或蚓状肌肌腹过高而进入腕管等,均可造成腕管的容积减小,从而使正中神经出现充血、水肿及粘连等病理改变,产生压迫正中神经的症状。本病发生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内分泌失调、腱滑膜增厚有关,常发生在停经期、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

    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是由骶丛神经构成,由于在神经走行过程中会受到骨性结构、肌肉、韧带、软组织等结构的影响,当上述结构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对神经干产生,出现疼痛等症状。此外,肿瘤、骨折、股骨头脱位、与坐骨神经相关区域内的手术、手术后疤痕等均可能导致坐骨神经,出现坐骨神经痛。

    从广义上来讲,因各种原因神经而出现的症状称之为股神经卡压综合征。引发股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原因很多,在股神经走行的各个节段均可发生,其症状亦各不相同,与其解剖特点有关,分别简述如下。

    腓总神经通过的骨筋膜管是由腓骨颈外侧面的骨沟、腓骨长肌的纤维弓和深筋膜组成。当踝关节强力内翻即腓骨长肌强力收缩时,其纤维弓可腓总神经造成本症。

    腕尺管位于腕关节掌尺侧,起于豌豆骨近端,止于钩骨钩的远端。在豌豆骨与钩骨之间有豆钩韧带作为腕尺管的衬底。管的顶部有小鱼际肌起始部,腕掌侧横韧带及尺侧腕屈肌扩张部所覆盖。中间构成一个骨性纤维鞘管,即腕尺管。1861年Guyon首先对腕尺管的解剖进行描述,并提出此部位有发生尺神经的可能,故腕尺管又称尺管、Guyon管。尺神经及尺动、静脉通过此管至掌部。尺神经在此受压,产生一系列症状,1956年Dupont命名为腕尺管综合征
    腕尺管尺神经受压的原因很多,变异的肌肉,钩骨钩部骨折,腱鞘囊肿,血管瘤,掌长肌腱变异,腕掌侧韧带增厚等等均可压迫神经产生症状。有时尺管内的炎性反应,也可刺激神经产生疼痛或感觉异常。

    1972年,Reles等人提出桡管综合征,也叫旋后肌综合征。桡管指桡神经自上臂后方绕穿外侧肌间隙,出桡神经沟开始,走行于肱肌和肱桡肌之间,然后下行至肱桡肌与桡侧腕长伸肌之间,越过肱骨外上髁前方进入前臂。这一段结构称之为桡管。其外侧为肱桡肌及桡侧腕伸肌;内侧面是肱二头肌与肱肌;前面为上臂深筋膜;后面为肱骨下端、肱骨小头及肱桡关节。肱三头肌在桡神经沟下外方形成一个纤维腱桥,桡神经丛腱桥下方通过。在肘关节上方发出肱桡肌支与桡侧腕长伸肌支,在进人旋后肌前分为浅、深二支。此时桡神经已走出桡管。主要病因:旋后肌弓变异、增厚,桡侧腕短伸肌起始处坚硬的腱性内缘,桡侧返动脉或其分支攀绕、压迫桡神经或骨间后神经,孟氏骨折。

    跖管是小腿内后区及足底深部蜂窝结缔组织间隙纤维组织形成的通道,有肌腱、神经、血管通过。跖管狭窄压迫胫神经可出现足趾、足跟内侧及足底疼痛和麻木等症状,称为跖管综合征

    旋前圆肌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肘窝部经过时受到挤压而产生的神经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旋后圆肌综合征又称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多指桡神经骨间背侧支在进入旋后肌深浅两层之间,由于旋后肌腱弓肥厚,或此处发生脂肪瘤、血管瘤、腱鞘囊肿及肘关节外伤后畸形,牵拉摩擦或机械压迫此神经,使其支配的肌肉产生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甚至瘫痪。

    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间存在一窄而深的沟,为骨性纤维鞘管,称肘尺管。管内为尺神经及尺侧上副动、静脉伴行,肘管前侧为腱膜带覆盖。在此狭窄的通道内,由于任何原因压迫尺神经,均可产生肘管综合征。1958年Fein-del和Stratford首先描述了肘管综合征
    肘关节陈旧性骨折,骨折复位不良,肘管内骨质增生,尺神经滑脱,肘管内的血管瘤、腱鞘囊肿,尺侧屈腕肌起始部异常,过度屈伸肘关节均可神经。此外,全身性的疾患,如糖尿病、麻风、遗传性神经疾患等也可以并发肘管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