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椎动脉第2段通过颈椎横突孔,在椎体旁走行。椎动脉型颈椎病(eevical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由于颈椎退变,椎节不稳、钩椎关节增生,对椎动脉造成挤压和刺激,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以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长期以来医学界对其发病机制认识不统一,因此,导致此病命名各异,如颈性眩晕,巴一利综合征(Barre-IAeou syndrome),椎一基底动脉缺血综合征,颈交感神经综合征等。
   2.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与脊髓型颈椎病相似,因其中大多由于椎节不稳所致,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故住院及施术者较少。本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在椎动脉影像学检查前常难以确诊。因此,诊断问题常成为各有关科室之间引起争议的问题。
 诊断思路
    
1.病史要点
    (1)眩晕:头颅旋转时引起眩晕发作是本病的最大特点。眩晕可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患者感下肢发软站立不稳,有地面倾斜或地面移动的感觉。正常情况下,头颅旋转主要在寰枢椎之间,椎动脉在此处易受挤压。如头向右旋时,右侧椎动脉血流量减少,左侧椎动脉血流量增加以代偿供血量。若一侧椎动脉受挤压血流量已经减少无代偿能力,当头转向健侧时,可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产生眩晕。询问发作时头颅的转向,一般头颅转向健侧,而病变在对侧。
   (2)头痛:由于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使侧支循环血管扩张引起头痛。头痛部位主要是枕部及顶枕部,也可放射至两侧颞部深处,以跳痛和胀痛多见,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
    (3)猝倒:是本病的一种特殊症状,其发生率约在20%左右。椎动脉痉挛引起锥体交叉处突然缺血所致,多系突然发作,并有一定规律性。发作前多无任何征兆,多发生于行走或站立时,头颈部过度旋转或伸屈时可诱发,反向活动后症状消失。、在发作过程中因无意识障碍,跌倒后即可自行爬起。
    (4)视力障碍:患者有突然弱视或失明,持续数分钟后逐渐恢复
术者:【叶晓健教授】\x0a【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唯医 | 唯医

    1.定义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指颈椎退行性变,导致椎间盘、椎体后缘骨赘、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及钙化的后纵韧带等压迫脊髓而出现脊髓神经的感觉、运动、反射与排便功能障碍。
    2.流行病学特点约占所有颈椎病的10%~15%,本颈椎病虽较少见,但由于其主要压迫脊髓导致感觉、运动、反射与排便功能障碍,症状严重,且多以隐性侵袭的形式发展,易误诊为其他疾患而延误治疗时机,因此,其在颈椎病中处于重要地位。
    3.病因及发病机制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变是本病的发病基础。颈椎活动度较胸、腰椎大,易发生劳损及退行性变。退变发生最早的组织为椎间盘,大多以颈5~6、颈6~7及颈4~5的发病顺序出现病变,病因及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如下学说。
    (1)先天性因素:颈椎椎管先天性发育狭窄者更易发生脊髓型颈椎病,从病因学角度来看,是下述3种学说的病理解剖学基础。
    (2)机械压迫因素:人类一般在30岁以后颈椎间盘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并随年龄增长加重,突人椎管的退变椎间盘、椎体上、下缘增生的骨赘及颈椎后纵韧带的骨化块均使脊髓腹侧直接遭受机械压迫。
    (3)动力性因素:主要是颈椎不稳定与松动,颈椎伸屈活动时,脊髓在椎体后缘骨赘上反复摩擦、引起脊髓微小创伤致脊髓病理损害。
    (4)血液循环因素:突出的椎间盘压迫、扭曲脊髓前动脉及其分支致供血减少造成脊髓缺血性损害。
诊断思路
    1.病史要点 凡是怀疑脊髓型颈椎病者,应着重注意以下各点:
    (1)起病原因:患者40~60岁多见,大约20%有外伤史。慢性发病患者开始往往不会想到颈椎,而先就诊于神经内科。常有落枕史,应着重询问患者有无长期低头(头颈前屈)或向某一方向转动头颈的病史,睡眠时的体位,床铺与枕头的种类,有无高枕的习惯
Edited by Spine Truth Editorial Team脊柱甘露语林®学术•疾病与健康科普•助学•公益行之2535天,第1560篇引 言颈椎手术根据手术入路可分为前入路、后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有时需要在颈椎开展复杂的截骨矫形术或肿瘤椎体切除术,这使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 VA)容易发生意外损伤。即便在行常规的颈椎前路减压或后路内固定时,由于术前VA的变异弯曲会增加术中VA血管损伤的风险,因此有必要熟悉椎动脉的正常走形及变异评估。...
脊柱甘露语林 | 手术- ct- 脊柱- 学术- 危险
颈椎骨折会有17%的几率合并椎动脉损伤,由此造成约5%的死亡率。忽视这一点,会造成漏诊误判、血管损伤是外伤造成还是手术损伤等扯皮事件。颈椎骨折导致椎动脉损伤的高危因素:脱位AS/DISH骨折累及横突孔,移位>1mm颅骨基底部骨折碰到上述情况,需排查椎动脉损伤。而AO spine教程强调颈椎外科应常规椎动脉CTA检查。以前并不在意,直到遇到几个颈椎骨折病例,机缘巧合额外做了CTA,发现椎动脉损伤,避坑。...
骨今中外 | 投稿- 手术- 病例- 漏诊- 骨折
郭某,女,60岁,因“头晕、头胀伴渐进性四肢震颤1年余,加重
0

    1.定义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退行性变,颈椎间盘髓核的突出或脱出,钩椎关节的骨质增生,以及其相邻的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等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主要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图14—
    3)。

    2.流行病学特点    本发病率仅次于颈型颈椎病,临床上较为多见,除颈型颈椎病外,此占50%~60%,多见于30~50岁者,起病缓慢,多无外伤史。男性多于女性1倍,以体力劳动者多见。
    3.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由于髓核的突出或脱出,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或骨关节炎,钩椎关节骨刺形成,以及相邻的3个关节(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及后方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等均可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
    引起各种临床症状的机制有
    三:
    一是各种致压物直接对脊神经根压迫、牵拉以及局部继发的反应性水肿等,此时表现为根性症状;
    二是通过根袖处硬膜囊壁上的窦椎神经末梢支而表现出颈部症状;
    三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引起颈椎内外平衡失调,以致椎节局部的韧带、肌肉及关节囊等组织遭受牵连所产生的症状。由于本的发病因素较多,病理改变亦较复杂,因此,视脊神经根受累的部位及程度不同,其症状及临床体征各异。如果前根受压为主,则肌力改变(包括肌张力降低及肌萎缩等)较明显;以后根为主者,则感觉障碍症状较重,但在临床上两者多为并存。因此,感觉与运动障碍两者同时出现者居多,但由于感觉神经纤维较为敏感,因而感觉异常的症状会更早地表现出来。
诊断思路
    1.病史要点
    (1)根性痛:最为多见,多为单侧发病,亦可为双侧。临床开始多为颈肩痛,短期内加重,并向上肢放射痛,有时前胸后背部疼痛。颈活动
概述:食管压迫 颈椎病又称 吞咽困难 颈椎病,在临床上相对少见。正是因为其少见,因而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应引起注意。
许多人对颈椎病的了解不深,甚至仍停留在“颈椎疼痛”这一症状上。其实由于颈椎病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症状,和不同的受累病灶部位,颈椎病也分为6种。这6种颈椎病哪种最容易治疗?哪种最危险?哪种又最麻烦?阅读下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在临床医学上,根据颈椎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受累的病灶部位,总共分了六大类:1、颈型颈椎病2、神经根型颈椎病3、椎动脉型颈椎病4、脊髓型颈椎病5、交感神经颈椎病6、混合颈椎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颈椎病又统称为混合)...
康复你知道 |
不想错过今日循环的推送?戳上方蓝字“康复你知道”关注我们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颈椎的功能解剖和颈椎病的分诊断!欢迎大家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END ·好书推荐扫码抢购热卖图书扫码抢购◎声明:本平台注明文章来源的均为转载,转载仅为分享专业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
康复你知道 | 关注- 推荐- 选择- 功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