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6-04T-2014-06-08T
地点:上海

   
    (一) 良性
    1.滤泡型腺瘤
    2.特殊类型腺瘤
    (1)嗜酸细胞腺瘤:或称细胞腺瘤。
    (2)透明细胞腺瘤
    (3)印戒样细胞腺瘤
    (4)玻璃样变性梁状腺瘤
    (5)非典型腺瘤
    (6)腺脂肪瘤:或称甲状腺脂肪腺瘤。
   
    (二)恶性
    1.乳头状癌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占甲状腺癌的60%~70%)。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组织学亚型:
    (1)微小型乳头状癌:或称隐匿型甲状腺癌。
    (2)包裹型乳头状癌:或称甲状腺内型乳头状癌。
    (3)滤泡亚型:或称滤泡型乳头状癌。
    (4)大滤泡亚型:最少见。
   
    ① 主要成于大滤泡(胶质周围有吸收空泡),部分瘤细胞具有毛玻璃样核、核沟和核内假包涵体。
   
    ② 有包膜。
   
    ③ 很少淋巴结转移。
   
    ④ 需与甲状腺胶性或增生性结节、大滤泡腺瘤鉴别。
    (5)嗜酸
第五版WHO内分泌与神经内分泌肿瘤新分类参考Carl Linnaeus法,以细胞发生机制为新分类框架的基础,以组织学和分子特征来判定肿瘤分类和亚型。新分类更有助于清晰认识甲状腺肿瘤细胞起源、病理特征(包括细胞病理和组织病理)、分子分类和生物学行为。甲状腺肿瘤主要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新WHO分类中分为良性、低风险和恶性肿瘤,强调生物标记物在辅助诊断、判定预后、指导靶向治疗方面的作用。良性肿瘤不仅包括滤泡腺瘤,尚包括几种具有诊断和临床意义的腺瘤:常伴有功能亢进的乳头状腺瘤、嗜酸细胞腺瘤。...
医世象 | 医世象
众所周知,蛋白激酶对于细胞的存活、生长、分化极为关键,受体酪氨酸激酶(如ALK、RET、MET、NTRK、FGFR、ROS1)与相应配体结合,即为不同的信号传导通路。相关通路的异常在人类癌症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甲状腺癌也不例外,如受体酪氨酸激酶编码基因的重排、导致配体依赖性二聚化在甲状腺癌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配体与受体酪氨酸激酶中的激酶结构域结合,产生可以自主活化的融合性致癌蛋白;少见的情况下也有下游信号的转化重组。...
华夏病理网 | 肿瘤- 细胞- 病例- 投稿- 临床
时间:2014-04-16 -2014-04-20
地点:浙江 宁波市
导读:《全科医师日记》第二百九十期2019年4月5日星期五,晴甲状腺肿大(一)昨天下午高广和对象特意到病房找
全科医师日记 | 医院- 彩超- 手术- 医师- 治疗
甲状腺肿
甲状腺
概述:碘主要随食物和饮水进入体内,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绝大部分有机碘和元素碘皆还原成无机碘化物(? -),方能够被小肠吸收。饮食中摄入的碘量,因饮食习惯及当地土壤和水中含碘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饮食情况下,我国每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碘约100v200µg。按我国的标准,正常成人每天碘的生理需要量为120v150µg,孕妇或乳母为200v250µg,婴幼儿为20v30µg,儿童为50v80µg,青少年为160v200µg。在摄入碘中,只有少部分为 甲状腺摄取,大部分经肾脏排出。正常成人每天对碘的最低需要量约为100v150µg。     人体每天摄入的碘量与排出的碘量相近,也处于平衡状态。极少量的碘化物由 皮肤排出,绝大部分(90%以上)是由肾排出。每天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碘(约20µg)以有机碘形式从粪便排出。若每天从饮食中摄入碘500µg,则进入细胞外液的总碘量为600µg,其中 甲状腺摄入碘为120µg,占20%;而由尿中排出的碘有480µg,占80%。     在哺乳期间,有相当多的碘(无机碘和有机碘化物)由乳汁分泌,以供婴儿需要。乳汁中碘化物浓度可较血浆中高10余倍至几十倍。     长期碘摄入量过高或一次性摄入相当高剂量的碘,会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可以致病,统称为碘过多病(症)(iodine excess disorders),它包括:高碘 甲状腺肿(iodine excess
    甲状腺肿(goiter)是指良性甲状腺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的甲状腺肿大。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也称为非毒性甲状腺肿(nontoxic goiter)是指非炎症和非肿瘤原因,不伴有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约占人群的5%,本病散发,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5倍。如果一个地区儿童中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患病率超过1O%,称之为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 goiter)。

    中国人的非毒性甲状腺肿多为地方性,少数为散发性。两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变无大区别。按发展过程分为3型:
   
    ①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
   
    ② 胶性甲状腺肿
   
    ③ 结节性甲状腺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