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锁骨动脉远端的 动脉瘤常常累及第1段动脉,称为锁骨- 动脉瘤(subclavian-axillary aneurysm),最常见的原因是 颈肋和纤维索带所致的 胸廓出口综合征,多见于青年女性,以右侧者多见。1815年,Hodoson首先报道了 颈肋所致的上肢缺血,但未发现 锁骨下动脉瘤的存在。后来Mayo(1831)首次报道了第1肋外生性 骨疣所致的 胸廓出口综合征伴有 锁骨下动脉瘤。Halsted在1916年报道了27例 颈肋导致的锁骨动脉狭窄后扩张形成的 动脉瘤。结合动物实验,Halsted提出发病机制是狭窄后的扩张和 动脉瘤形成。
    锁骨动脉在解剖上分为i段,位于前斜角肌后方部分为第二段,在其近侧为第一段,远侧者为第三段。锁骨下动脉瘤比较少见。第一段以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第
    二、三段多由损伤引起。国外报道第三段多为胸廓出口综合征导致的狭窄后扩张性动脉瘤,且以右侧多见
锁骨动脉
锁骨下动脉
这是霍纳氏综合征还是动脉瘤,或者颈动脉内部麻痹?
患者老年女性,82岁,头晕昏沉感半年余。既往高血压病16年。
0
【主诉病史】 【一般资料】 患者,男,50岁。 【主诉
0
概述:股 动脉瘤(femoral aneurysm)的发生率在国内占 周围动脉瘤的半数以上,居首位。有真性 动脉瘤和假性动脉2种类型,前者多发生于 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常合并全身其他部位的 动脉瘤。后者常见于创伤和 感染之后。临床上可因 动脉瘤内 血栓形成或血栓脱落栓塞远端动脉造成远端肢体的急性缺血,常可致截肢,因此积极手术治疗十分重要。
    股动脉瘤为周围动脉瘤最多见者,发生部位可在股总、股浅或股深动脉。发病原因在欧美国家多由动脉硬化所引起,且常合并其他部位的动脉瘤。我国则以创伤性居多,常呈球形假性动脉瘤。损伤的原因除平时或战时钝挫伤和锐性伤外,医源性损伤的比率近年来不断上升。由于介入疗法的发展,用于各种诊断和治疗目的的经皮血管穿刺插管操作在近年来急剧增加,股动脉为最常用的人径,在检查及治疗中对股动脉造成的损伤加上术后局部压迫不当而形成的假性动脉瘤屡见不鲜。
    髂动脉系大动脉干与下肢动脉的连接部分,单独发生髂动脉瘤的病例实属少见,大多与腹主动脉同时发生改变。
概述:脾 动脉瘤是内脏动脉中最常见的 动脉瘤,占腹腔内脏 动脉瘤的50%以上。尽管其实质上并非 肿瘤,但临床上仍主张将其归类于 脾脏良性肿瘤。脾 动脉瘤发病率较低,不易诊断,故大多未被引起注意,仅仅在手术过程中或病理解剖时才发现。脾 动脉瘤虽属少见,但实际发病率要比目前所知的要高。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段志泉(中国医科大学)
】描述为:">    脾动脉瘤在腹腔动脉瘤中仅次于肾下腹主动脉瘤和髂动脉瘤,居内脏动脉瘤之首。脾动脉瘤多见于脾动脉远1/3及近脾门处,以单发多见。呈囊状或球状扩张。

    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是内脏动脉中最常见的动脉瘤,病因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动脉壁结构缺损、外伤、感染,特别是曾有多次妊娠史者。多见于脾动脉远1/3及近脾门处,以单发多见。
概述:肝 动脉瘤是一种少见的 血管性病变,分为肝外或肝内型;其大小可自针尖至柚子样不等。肝内型多破入胆管引起 胆道出血,肝外型破裂引起血腹。肝 动脉瘤在没有破裂时,由于无明显临床症状而不易被发现,因此多数是破裂后才得到诊断。破裂引起胆道大 出血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 消化道出血、上腹 疼痛及阻塞性 黄疸,但有此三联征者仅约占1/3的病例。至1980年国外文献收集300余例,至1985年国内报告过2例肝外 动脉瘤,肝内 动脉瘤尚未见报道。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段志泉(中国医科大学)

】描述为:">    肝动脉瘤分为肝内型和肝外型,并以肝外型居多,肝内型则以右侧多见。主要病因为创伤、感染、动脉硬化以及先天性发育异常。胆管结石和胆总管T管引流偶可导致肝动脉瘤。另外肝动脉插管化学疗法和肝动脉造影等均可引起肝动脉瘤体较小或未阻塞胆道或肝门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或仅出现上腹部不适。当体增大压迫胆道时可出觋发热、黄疸等胆道系统症状。体破裂可出现出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破入胆道和消化道则出现胆道出血或消化道出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做出正确的诊断。